攝類學 如性法師 主講(2018 南印版)第一講

posted in: 攝類學 | 0

《攝類學》

講解:如性法師

日期:2018 年 11 月 6 日~11 月 26 日地點:南印度

課程:第一講(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

各位同學大家好,歡迎各位來到這個地方學習《攝類學》。雖然各位來自不同的國家、不同的領域,每個人有各種不同的喜好,年齡層有老、有少,但我相信各位都有想學習的心才會來到這裡。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能夠齊聚一堂一同學習,這是非常難得的機緣。希望大家能夠善用這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認真地學習,一個月後離開時能滿載而歸、不虛此行。在上課前,我們依照往常的慣例先念誦《開經偈》。

大眾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請放掌。

1. 學習是追求快樂的本錢

在介紹《攝類學》的一開始,我們先討論一個問題:學習的重要性。學習不見得要學法、不見得要學佛,即便是世間人也都需要學習。在此,我們先思考一個問題: 以身為人的我們為例,從小到大,有哪件事不需要學習?眨眼睛不需要學習;哭不需要學習;呼吸不需要學習;生起貪、瞋、癡需不需要學習?(學員:不需要。)這些事都不需要有人教我們,我們也不需要學習就能無師自通。除了宿生我們所留下來的等流──貪、瞋、癡,或者是過去的業力所使,而讓我們投生為人之後,自然而然就會呼吸、肚子餓就會想吃東西、心情不好就會想哭之外,還有什麼事情不需要學習? 走路需不需要學習?(學員:需要。)吃飯呢?(學員:需要。)說話需不需要學 習?(學員:需要。)讀書、工作都需要學習吧?在世間上各行各業,有誰不需要學習就能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有沒有這樣的行業?想當醫生需不需要學習?老師需不需要學習?農夫需不需要學習?(學員:都需要。)即便身為運動員都需要學習;此

外,演藝人員、商人、廚師……各行各業是不是都需要學習?即便有些人天生的條件與眾不同,但是如果他想要成為那個領域的佼佼者,都需要學習。有沒有例外?應該沒有。

從上述的討論中,不論探討的對象是我們自己或是世間的各行各業,我們都能清楚得知學習是很重要的。透由學習才能了解未知的事物;透由學習才能累積經驗,進而讓人成長,往自己所設定的目標邁進;最重要的是──透由學習才有追求快樂的本錢。世間人想要追求快樂,第一步是做什麼?第一步就是學習。沒有學習的人很難獲得他想要的快樂。這一點,可以認同吧?(學員:可以。)在此,我們作一個總結: 如果沒有學習,那個人是愚昧、無知的;愚昧與無知能否讓人幸福?能否讓人快樂? 應該很難吧!所以我們到此的結論是:愚昧無法給人帶來快樂,愚昧無法給人帶來幸福。

2. 學習佛法是為了了解真相

那在佛法的領域呢?佛法的領域是不是也需要學習?還是在佛法的領域中我們只需要有信仰就好?各位覺得呢?(學員:光有信仰不夠。)光有信仰是不夠的。在學佛的領域當中,如果你設定的目標是解脫、成佛,想要達成這些遠大的目標,學習是第一步。

在《大智度論》中曾經提到:「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這當中所強調的「信為能入」是什麼意思?如果我們想要進入佛門,必須先皈依三寶;皈依三寶之後,我們才能成為一位真正的佛弟子,這時才代表我們進入了佛門。但是光進入佛門、對三寶生起信心,我們能否因此度脫生死的彼岸?不能。所以接著又提到「智為能度」──在信仰三寶之後,我們應該如實地學習佛法的道理,讓心中生起智慧,最終才有可能獲得解脫。所以在學佛的過程中,我們不應該只有信仰、不應該只選擇相信;我們應該學習佛所告訴我們的道理、了解佛所說的那些法義,進一步去實踐。簡

單來說,想學佛的人應該注重聞、思、修的次第,而聞、思、修的次第是建立在良好的學習基礎之上。

換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導師釋迦牟尼佛來到人間為眾生講經說法的目的是什麼?

(學員:希望眾生成佛。)還有呢?(學員:希望眾生得到快樂。)希望眾生離苦得樂。還有沒有?導師釋迦牟尼佛宣說佛法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學員:示法性諦令解脫。)先這麼說,導師釋迦牟尼佛為眾生講經說法是不是只為了讓眾生相信祂而已? 應該不是!佛講法的目的不是為了讓眾生相信祂;佛講法的目的是為了讓眾生了解事情的真相。為什麼要了解事情的真相?了解事情真相的重要性在哪?

先這麼說,不了解真相對我們而言有什麼過患?(學員:愚昧、無知。)愚昧、無知又會怎麼樣?(學員:很痛苦。)愚昧、無知就會感到痛苦啊?如果愚昧、無知會感到痛苦,為什麼我們要選擇發呆?我們不就是因為發呆很快樂才選擇發呆嗎?還是覺得發呆很痛苦而發呆?(學員:是由不得自己而發呆。)由不得自己而發呆啊? 而不是發呆很快樂而發呆,是嗎?發呆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學員:快樂的。)那愚昧、無知為什麼是痛苦的?(學員:不知道真相。)不知道真相為什麼會痛苦?

有些人在學習的過程中時常想著:「為什麼我要學那麼多?」學習對他而言有壓力、有負擔,所以他認為根本沒有必要學那麼多。狀況好一點的人會說:「你只要告訴我答案,我把那個答案記下來就好。請不要引導我往左想要怎麼想、往右想要怎麼想。」學習也好,思考也好,對某些人而言,那是莫大的壓力,所以他只想要得到解答。這代表什麼?很多人不見得想要了解真相。

照理來說,想要了解真相的人應該自己設法去找答案,而不是只希望別人告訴他

答案。如果「了解真相」這件事對我們而言是重要的,我們應該會自己去選擇、自己去判別,最終找到我們想要的那個答案。這就像「吃飯」對我們來說很重要,所以我們在吃飯的過程中會想要去挑自己喜歡的食物來吃;相同的道理,如果了解真相對我們而言是重要的,我們是不是應該自己去尋找真相為何,而不是只坐在原地等別人告訴我們何謂真相?況且,別人告訴我們的真相一定是真相嗎?不一定吧!

佛陀之所以為眾生講經說法,祂的目的應該不僅止於讓眾生相信祂、信仰祂,而是為了告訴眾生事情的真相為何。唯有看透事情的真相,才有獲得快樂的可能性;唯有看透事情的真相,才有解脫、成佛的可能性。所以佛陀是將祂解脫、成佛的經驗傳遞給眾生。但是佛陀是不是要眾生把這個答案背下來?佛在《心經》裡有沒有把諸法最究竟的本質告訴眾生?(學員:有。)請問:佛所說的是不是事情的真相?(學 員:是。)那應該是標準答案吧?(學員:是。)當佛告訴我們那些標準答案之後, 我們應該如何思考?先把它背下來,是這樣嗎?我們平常做的動作不就是如此嗎?背

《心經》、抄寫《心經》、唸《心經》,但是有多少人會去思考《心經》的內容?其實不多。

這就是我們多數人學法的相狀,我們認為佛所說的法就是一個標準答案。的確, 從事情的實相而言,佛在《心經》當中所說的那些道理就是事實;也可以說,佛所告訴我們的那些道理符合事情的真相。我們也把這個真相、把這個答案背下來,但問題是:背下來之後,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學員:安慰自己。)會背《心經》能夠安慰自己?所以當你在遇到痛苦或挫折時,只要把《心經》從頭到尾唸一遍,你就覺得自己的心可以平靜了?(學員:是。)各位的功力都很高強!

如果背誦《心經》就有這樣的效果,如果背誦《心經》能夠讓你快樂、能夠讓你心安,甚至能夠讓你開智慧,你就從早到晚背《心經》。這時你有可能會覺得:「背

一遍,我覺得還不錯;兩遍,有點多;三遍,我開始覺得很煩躁。」如果要你持續唸一個鐘頭呢?(學員:很煩。)這時你心中的煩悶是念誦《心經》造成的嗎?那之前唸第一遍時為什麼會覺得快樂?唸第二遍時那種快樂的感受為什麼會降低?唸到了第十遍時為什麼會感到痛苦?這代表光念誦《心經》、光背誦《心經》並沒有辦法解決我們的問題。

為什麼我們在念誦第一遍或是前幾遍時內心會得到安慰,內心會感到稍微比之前平靜?那是因為我們設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不要讓自己一直緣著困擾自己的那件事情。如果念誦《心經》只有這樣的效果,倒不如去看場電影,那個效果更好,而且可以維持兩個鐘頭的樂受;念誦《心經》頂多維持兩分鐘的樂受。如果念誦《心經》只是為了轉移我們的注意力,說真的,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太多了,根本不需要唸佛號、不需要唸《心經》、不需要唸《般若經》。或許有人會說:「我念誦《心經》同時還能淨罪集資。」這個問題之後有機會我們再討論,在此先打上一個問號。

所以我們應該先了解釋迦牟尼佛對眾生講經說法的目的──祂是為了讓我們看清楚事情的真相。雖然釋迦牟尼佛已把事情的真相告訴我們,那個標準答案就在我們的眼前,但是光背那個答案,對我們要解決心中的苦並沒有直接的幫助。相同的道理, 在學佛的過程中,即便我們把某一位師長、某一位大德所告訴我們的答案背下來,那對我們來說有沒有幫助?若是問「有沒有幫助」,或許各位會說「有」;但那樣的效果真的非常有限。

3. 學法應該保持懷疑並勇於發問

回到我們原本的主題:在學佛的過程當中,我們要如何學習?我們要如何尋找真理?這一點很重要。為什麼多數人都選擇讓別人「餵食」?為什麼我們都習慣別人告訴我們一個答案,自己不願意去思考?(學員:懶惰、不想動腦筋。)還有呢?(學員:習慣。)是這樣嗎?我們先討論這一點。

有同學說:「因為我們習慣。」平常我們的習慣真的是只想要對方給我們答案, 而自己完全不作選擇嗎?應該不是吧!你要住在哪裡,你只聽別人告訴你的答案?還是你會想要自己選擇?(學員:自己選擇。)即便住在同一個區域,想要住在幾樓, 你是聽別人告訴你某一個答案?還是自己選擇?(學員:自己選擇。)出門買菜,要買什麼菜是自己選?還是等別人告訴你答案?你想要去餐廳吃東西,你是自己選?還是等別人推薦你?(學員:等別人推薦。)即便別人推薦你,最終還是要自己選,是不是?世間的事情絕大部分都是如此。你上網去買東西,為什麼會想要比價?為什麼會想要在不同的網站上比來比去?這是不是代表你想要自己選擇?打開電視,每一台都有廣告,難道你看了那些廣告之後,就會去買那些商品嗎?不一定。為什麼?它不是在告訴你一個答案嗎?(學員:我有我的需求和想法。)還有呢?(學員:有些資訊是假的。)所以這時我們會去思考,並且進一步作出選擇。

學法呢?學法為什麼不是這樣?在學法時,為什麼我們只想等別人告訴我們某個答案?而且當我們聽到那個答案之後,我們就會認為那就是真理、不需要再多想。為什麼會這樣?(學員:不敢去質疑。)還有呢?(學員:當事人不在乎。)還有呢?

(學員:自己沒有經驗。)這個答案我就無法認同,而且很明顯的,對於很多商品我們也都沒有經驗,很多東西對我們來說都是新鮮的,但是我們在選擇之前都會去思考吧?相同的道理,當別人告訴我們某一個答案時,我們是不是應該先經過思考?「他到底講了什麼內容?它裡面的理路為何?」但為什麼我們不做這個動作?(學員:會覺得佛法很艱深,自己學不來。)那為什麼要選擇學佛?(學員:就是因為不懂才來學。)所以學的時候只要聽話、不要問?(學員:不敢問。)為什麼不敢問?理由是什麼?(學員:會害怕。)會害怕的原因是什麼?(學員:因為我覺得佛法很神聖, 然後在公眾場合中發言,其實自己會愛面子,會怕自己問出笨問題。還有一點,擔心自己亂問問題會不會對佛、對師長不恭敬、會不會犯了什麼禁忌……自己就有很多設限,然後就想反正自己不懂,就先去聽,所以就會不敢質疑;同時也基於自己的知識有限,也不知該如何質疑、不知如何問。)

就從第一點開始分析吧。不敢問的第一個理由:因為怕自己問出笨問題。所以你想要在大眾面前問出聰明的問題,是這樣嗎?(學員:會有這樣的想法。)所以問問題只是為了展現自己的聰明才智──「我問的這個問題是聰明的問題,請你們都聽清楚。」是這樣嗎?我們問問題的目的是這樣嗎?我們想要問的問題是自己懂的問題? 還是自己不懂的問題?(學員:不懂的問題。)不懂的問題又分為「聰明的問題」跟

「笨的問題」,是這樣嗎?(學員:不懂的問題就是不懂的問題。)所以不懂的問題就不需要分「笨」或「聰明」。(學員:可是自己有那個習性。)意思是說,我們在問問題時,要問出很棒的問題、很聰明的問題、讓大家都滿意的問題?問問題不就是要問自己不懂的問題嗎?而且我們先想想,我們是凡夫吧?(學員:是。)凡夫會有什麼問題?(學員:笨問題。)那當你說自己是凡夫,你會問出笨問題,這不是很正常嗎?還是你希望自己問出的是聖者才會問的問題?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把它展露出來有什麼關係?這沒什麼。至於因為自己愛面子,怕問這個問題會丟臉,這也是相同的。其實我發現,雖然問問題的人不同,但所問出來的問題大同小異;每一個人問出來的問題不都是貪、瞋、癡所衍生出來的嗎?在這樣的情況下,沒有誰的問題比較高明。如果問問題都要選擇問聰明的問題,那對講法者而言,他是不是也應該選擇講高深的法,而不要講太簡單的法?為什麼?講太簡單的道理他會覺得很丟臉,別人會嫌他:「怎麼講那麼簡單的道理,應該要講深奧的法門才是。」所以講法者永遠都講緣起性空,那誰來教《攝類學》?如果問問題的人都要選擇問聰明的問題,那應該不會有人想要來教《攝類學》,而且還不止教一遍、兩遍、三遍,已經好幾遍了。

接下來有同學提到:「因為佛法是很神聖的,所以不知道自己問的這個問題會不會冒犯別人。」如果不懂,你又不問,你才有可能冒犯對方。如果你問了,別人告訴你的解答,你經過思考之後覺得可以接受,這樣你就不會做出冒犯他人的行為;如果你都不問,把問題憋在心裡面,由於自己不懂、無知,才有可能冒犯對方,不是嗎?

此外,剛才的描述裡也提到:「我問這些問題會不會不恭敬。」問問題跟不恭敬有什麼直接的關係?為什麼問問題代表不恭敬?我發現多數人都有這樣的想法:「我問太多問題,會有不尊重師長的感覺。」為什麼會這樣想?(學員:以前就是這樣被教育的。)學生有問題不問老師,那要問誰?(學員:老師會覺得「那是你沒有專心聽,其實我都說過了」。)當然也會有這樣的可能性,有時同樣一段內容已經講了三遍、五遍、十遍……如果還聽不懂,那是自己需要檢討;但多數的情況下我們不是如此,我們是聽一遍,聽不懂,之後心中就會有各式各樣的念頭,並且設法讓自己的嘴巴不要問出那個問題。

我覺得「問問題」跟「不恭敬」這之間一點關係都沒有。各位應該有聽過我講這方面的例子:我平常從事翻譯工作,即便不是翻譯,在我學習的過程中,只要我有問題,我都會把它記錄下來,有時間我就會去請教日宗仁波切或經教師。一開始,他們會告訴我一個答案;如果我不滿意,我會再問一遍,他們又會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 如果我還是無法接受,我會再問一遍;同樣的問題,在現場我至少會問三遍。當然, 有些問題如果問一遍就能了解,那不需要問第二遍;但有些困難的問題,我會多問幾遍。為什麼要這樣做?我認為:「您是我的善知識,您有比我高的智慧、您有遠超過我的慈悲,在這樣的情況下,我不求助於您,我要求助於誰?」

我們有問題會想要問比自己有智慧的人?還是問比自己沒智慧的人?(學員:有智慧的人。)你希不希望你請問的對象有慈悲心?還是你只希望他自私自利但很有智慧?(學員:有慈悲心。)為什麼他要有慈悲心?如果你只敢問一遍,他有沒有慈悲心似乎就沒有那麼重要了,是不是?你問他一遍,他有智慧,他或許會跟你講一遍; 但因為他沒有慈悲心,所以你再問他第二遍,他可能就會覺得煩。如果我們只敢問一遍,為什麼他要有慈悲心?既然我們希望請教的對象既有智慧又有慈悲,這時我們是不是應該善加利用這個機會而多去請教?不就是因為我們想要請教的對象既有智慧又有慈悲,所以我們才會再三地想向他請教嗎?當你想到的是對方心續中悲、智、力等

種種功德,而去請教他那些問題,那不就是基於恭敬他的立場上而去請教他的嗎?這跟「不恭敬」是怎麼牽扯在一起的?這應該一點關係都沒有吧!

所以在分析完之後,剛才的那些理由應該沒有一個合理吧?即便如此,多數人的心中還是會想:「但我就是不敢問啊!」這時你應該問問自己:「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為什麼我不敢問?」如果你問我這個問題,我會說:「因為我不在乎。」如果是我在乎的事,我一定會問,而且會打破砂鍋問到底;但如果是我不在乎的事呢?「就把它擺在一旁就好,反正它跟我也沒有什麼直接的關聯性。問了,我不會比較快樂; 不問,我也不會比較痛苦,所以就把它放在一旁。」但如果是我們在乎的事情,我們會不會問?會!

各位應該有聽過我舉的一個例子:如果我們一生積蓄的錢財有臺幣三千萬,我們想買一棟價值大約兩千五百萬的房子;這件事情對我們而言重不重要?(學員:很重要。)我們會不會很在意這件事?(學員:會。)當有人推薦我們買某一棟房子時, 我們會不會到現場去看?(學員:會。)還是我們只看照片?我們應該會到現場去看吧!我們會不會因為對方在這方面比我們專業,而就全然相信他?(學員:不會。) 為什麼不會?照理來說,他是非常棒的房仲業者、他是專業,而且是你請他來的;為什麼你不相信他?他在這方面的專長應該遠勝過你吧?在這方面你懂得多還是他懂得多?(學員:他懂得多。)因為他懂得比你多,所以你才會請他來;如果你懂得比他多,需不需要去請教他?不需要。

在這樣的情況下,當他推薦你買某一棟房子時,為什麼你要問那麼多問題?「它所處的地段?它周邊的環境?它是不是在校區附近?生活機能和交通方不方便?有沒有捷運?」為什麼要問這麼多問題?(學員:因為那是我要住的啊。)即便不是自己要住的,而是孩子要住的,我們也都會問,是不是?即便我們只是一個投資客,我們

會不會問?(學員:會。)所以這跟自己要不要住沒有直接的關聯。我們之所以會問那麼多問題,理由是什麼?這件事情很重要。

從這個例子就可以看得出來:我們在意的事情,我們會放在心上;我們不懂的, 我們就會問。在世間有沒有例外?有沒有哪一件事情是我們在意,但是在我們不懂的情況下我們完全不問的,對方說什麼,我們就相信他?有沒有這樣的例子?(學員: 看醫生的時候,醫生開的藥。)對於醫生開的藥,我們都不問:「這是早上吃、中午吃、晚上吃?飯前吃、飯後吃?」就將他給我們的藥全部都吞下去,是這樣嗎?雖然我們不知道那個藥的成分有哪些,但我們會問「這是要早上吃、中午吃、晚上吃;要吃多少粒;要吃多久」吧?就像我們去買房子,我們也不太會去問它裡面的鋼筋、水泥是哪一個廠牌,我們多半都只看外觀一樣。

所以在世間上只要是我們在意的事,我們不懂,我們就會去問;這時有沒有「尊重不尊重、恭敬不恭敬」的疑慮?你請一個房仲業者推薦你一棟房子,你問他很多問題,這代表你對他不尊重嗎?(學員:不會。)那為什麼在學佛的領域中,我們不懂的事情多問幾次,就代表我們不恭敬師長?這個思惟理路是怎麼冒出來的?(學員: 因為會被師長罵。)被師長罵跟我們不恭敬他是兩回事;有時即便我們恭敬他,都還是有可能被罵,是不是?有些人很恭敬師長,但手腳就是很笨拙,這時候也有可能被罵,所以被師長罵跟我們不恭敬師長,這是兩件事情。

現在我們的問題是:為什麼在學佛的過程中,反覆提問這個動作叫做「不恭敬師長」?(學員:有時會覺得應該是要自己先去準備、學習,可是自己沒有做到就提出問題去問師長,這時可能就會被師長說:「你自己不用功,不要隨便亂問。」)當然會有這種情況,但問題是:在課後,他為什麼不準備、不複習?因為他不在意,是不是?但我們現在問的是:如果我們在意,我們在課後應該會想辦法複習吧?應該會花

時間去準備吧?那在複習完或準備完之後,如果還是不懂呢?這時會不會想問?(學員:會。)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再地提問,為什麼是代表不恭敬?應該沒有其他的理由了吧!這兩件事對我而言,一點關聯都沒有;再再地提問跟不恭敬,我怎麼連都連不在一起,但我發現很多人的想法都是如此。

或許各位學習的環境跟我從小學習的環境不一樣。我從小學習的環境,所有的師長都鼓勵我們發問,他們怕的是我們不問;如果我們肯發問,多數師長都會很歡喜。所以追根究柢,我覺得比較有可能的原因是因為我們不在意,我們會覺得:「不懂, 也沒關係;懂了,我也不會快樂到哪裡去。既然如此,我又那麼愛面子,那乾脆不要問了。」是不是這樣?講白了,應該就是這樣吧!承認嗎?(學員:承認。)

(學員:我曾經碰到的問題是,在某個團體,我問的問題得不到我想要的答案; 甚至他們會規定上課不准問問題。)關於這一點,第一個,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的確,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得到自己滿意的答案;但當我們聽到別人的回覆之後,我們應該換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有時對方告訴我們的答案,我們聽了不滿意不代表那個答案不正確,有可能是我們自己本身的思惟理路有問題,所以我們想不通。因為自己想不通而感到不滿意,這是有可能的;當然也有另外一種可能,對方的答案本身就有問題。但我們請教的對象應該不是只有一個人吧?如果我們對這件事情很在意,我們可以去請教不同的對象吧,是不是?在世間,重要的事情都是如此──我們不會只選擇相信一個人。

至於有些團體規定上課時不准發問,如果你覺得發問對你而言是重要的,沒有發問,你得不到解答、你無法持續學習下去的話,你就應該勇敢地離開那個團體;因為你持續待在那樣的環境下,你根本無法成長。「無法成長」背後的意涵,就代表你沒有辦法走上解脫跟成佛的路,這時應該選擇勇敢地離開那個團體。但也有另外一種可

能──他規定上課不准問、下課可以問,也有這樣的可能,是不是?但我們剛才說的是上課也不准問、課後也不准問,這樣的話,我覺得應該換一個團體。當然,如果你覺得當乖學生,這對你的學習是最有幫助、最有效的,你可以持續待在那個團體;但如果你覺得提問對你來說很重要,這時你就應該換一個團體學習。

這個道理很簡單,在處理世間的事情,我們何嘗不是用這樣的方式?如果你喜歡吃麵,你會整天去 Pizza Hut 嗎?(學員:不會。)這時你應該會選擇去有賣麵的地方吃麵,而不會整天去賣披薩、賣飯的地方;相反的,如果你喜歡吃飯、吃披薩,你就會選擇去那些地方用餐。

所以我說每個人的學習方式不同,但對我來說,要我不提問而持續學習,這很困難。所以不論是一對一的課,或是一對多的課,上課時我聽不懂,並且回去思考過後還是不懂,我就會問。有些問題上課聽不懂,你不見得要馬上問,你先回去思考,思考一段時間,或是跟同行們討論,討論之後還是不懂或是依然無法確定,你再問,有時那樣的效果會更好;當下聽不懂馬上問,有時它的效果沒有那麼明顯,因為你自己沒有想清楚。當然,如果那一段很重要,而且當下聽不懂會影響到你之後的學習,那你可以在課堂上發問,這沒有問題。

不過回到我們原本的主題──「學習的重要性」。透由學習,才有辦法生起智慧,有智慧的人才有可能快樂;沒有學習,只會讓人愚昧,愚昧只會讓人痛苦,就是這麼簡單。這樣的道理是共出世間的,世間人是如此,學佛的領域也是如此。

4. 學法應該講求次第

接下來我們討論另外一個問題:既然學習如此重要,那我們應該如何學習?有些人覺得學習很重要,所以把所有空閒的時間都拿來學法。早上學某一個法、中午學某

一個法、晚上學另外一個法;或是像我們之前所談論的,禮拜一學《攝類學》、禮拜二學《現觀》、禮拜三學《中觀》、禮拜四學《俱舍》、禮拜五學宗義、禮拜六學密法。請問:他是不是很重視學習?是;如果不重視,他何必把空閒的時間都排滿?這代表他很重視學習。但是那樣的學習有沒有次第?(學員:沒有。)那樣的學習會不會有效果?(學員:一點點。)一點點?一點點的那個「點點」是在哪裡?(學員: 連不起線的那個點點。)點、線、面的那個「點點」,是不是?

我發現周圍有很多同學學法時非常著急,再加上他有學過一點點《道次第》,一想到「念死無常」的道理,他就會告訴自己:我應該拼命學習、認真學習,因為我的生命所剩不多了。這時你問他:「你要不要學《攝類學》?」他會說:「不要。」但你問他:「你要不要學《中觀》?」他會說:「要。」在座應該有這樣的人吧?(學員:有。)當別人問你要不要學《攝類學》?你會覺得:「我都什麼年紀了還學《攝類學》。」但問你:「你要不要學《中觀》?」你會說:「要。」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學員:因為《中觀》比較重要。)《中觀》哪裡比較重要?因為《中觀》講述的道理是緣起性空,《攝類學》講的是白色、黑色、三角形、正方形。但問題是: 如果連「形狀」跟「顏色」你都弄不清,你怎麼搞定緣起性空?有些人會說:「《攝類學》真的太困難了!」意思是說《中觀》比較簡單,是嗎?《攝類學》講的是經部宗的見解,《中觀》講的多數是中觀自續派或者中觀應成派的主張,所以搞不定經部宗的見解,但要學習中觀的見解時──「我馬上能融會貫通!」是這樣嗎?況且,所謂的《中觀》比較重要,請問:是哪裡重要?怎麼個重要法?

有些人會說:「至今我還在輪迴當中流轉的關鍵是因為我的心中有無明;為了去除無明,我要設法生起證得空性的智慧,而在《中觀》裡所闡述的就是緣起性空的內涵,所以學習《中觀》能夠讓我解脫。」那學《攝類學》呢?多數人會覺得學習《攝類學》就是在學習名相;但反問一句:在沒有基礎的情況下,你學《中觀》難道不是只在學習名相嗎?在《中觀》裡所講述的世俗諦、勝義諦、有為法、無為法、常法、

無常法,你在學習《中觀》時難道都不需要學習這些名相嗎?應該需要。

而且當你的基礎沒有打穩的情況下,貿然地學習《中觀》,其實說真的,那樣的效果甚至還比不上你學《攝類學》。在中觀的論著裡面,除了中觀的見解之外,有時會提到唯識宗的主張,有時則會提到經部宗的觀點,每一部的宗義都不一樣,彼此又是怎麼辯論的。在那樣的情況下,你是怎麼把心安住下來去學習的?你不覺得很麻煩嗎?有些人學到最後,他就會說:「為什麼要辯來辯去?」他會覺得學習經論就只是在學習辯論而已;其實並不是如此,不過這個部分我們之後再討論。

現在我們討論的問題是:太多人學習佛法不講求次第。在各位周圍大多數人是怎麼學法的?哪裡有開課就去那裡上課,是不是?所以多數人是怎麼學法的?首先,看別人在學什麼──「如果我周圍的人都在學《現觀》,我也要學《現觀》;如果我周圍的人都在學《中觀》,我也要學《中觀》。」先看別人學什麼,然後學給別人看。當自己在學習《現觀》時,就會告訴別人:「現在我跟著某位師長在學《現觀》。」當你想要學習《中觀》時──「我現在在學《中觀》。」所以多數人學法的狀態:首先,看別人在學什麼,之後學給別人看。簡單來說,有很多人一輩子只做兩件事情: 一、看別人怎麼活;二、活給別人看。這樣的人生非常悲哀;相同的道理,在學佛的領域當中,如果我們只看別人怎麼學,並且設法學給別人看,這樣的做法也很可悲, 不應該這樣。

學法應該講求次第──先學什麼,再學什麼;你要先想清楚。這時或許有同學會問:「我就是不懂啊!我怎麼知道學法的次第是什麼,所以我就只好拼命學。」但問題是:你為什麼不問?所以又回到之前的問題,在你不懂得學法的次第前,你為什麼不問?為什麼你要自己在那邊瞎攪和?難道問別人學法的次第有這麼困難嗎?如果學法不需要次第,三大寺就不需要有學制──先學什麼,再學什麼;這門科目必須學幾

年,學完之後才能學什麼。為什麼三大寺要有這種學制?如果學法是隨自己的喜好, 想學什麼就學什麼,而且這樣的學法能夠學得上去的話,根本不需要建立學制。如此一來,學習《道次第》也不需要講求次第──「今天我想學中士道,明天學上士道, 後天再學下士道。」道次第是這樣學的嗎?不是。不是只有學《道次第》的人需要講求次第,學任何的法類都應該講求次第。

在世間上做哪一件事情不需要講求次第?刷牙是先把牙刷放到嘴巴裡再擠牙膏? 還是先擠牙膏再把牙刷放到嘴巴裡?(學員:先擠牙膏。)各位洗臉是怎麼洗的?先洗乾淨再抹洗面乳,是這樣嗎?(學員:不是。)哪一件事情不需要講求次第?(學員:都要。)那為什麼學法不需要講求次第?這是什麼道理?

有些人說:「這才叫精進。」請問:有誰會在讀小學的期間,禮拜一學一年級的課、禮拜二學六年級的課、禮拜三學五年級的課、禮拜四學四年級的課?有哪一個人是這樣學的?應該沒有。但在學佛的領域,多數人不就是這樣學法的嗎?一下學《攝類學》、一下學《中觀》、一下學《四部宗義》、一下學《俱舍》,這樣怎麼可能學得上去?多數人的學習毫無次第可言,這代表最終的修行也沒有任何的次第,弄到最後就是「盲修瞎練」。請問:他們有沒有在學習?(學員:有。)他們想不想學習?

(學員:想。)但他們真的有學到東西嗎?或許有,但不多。

換另外一種方式來思考:你去問那些人,學了一年、三年、五年之後,最終的那個成果是他們想要的嗎?(學員:他們可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在不知道的情況下亂學一通,是這樣嗎?(學員:應該是。)一個沒有目標的人,為什麼要把自己的時間排得滿滿的用來學法?(學員:交朋友。)交朋友啊?的確,我發現有些人去某個道場、去某個團體上課,真的只是為了交朋友──「因為我最好的那幾個朋友都在那間中心上課,要是我不去的話,我們沒有共同的語言。」但那樣的人不是想學法的

人吧?現在我們討論的是:想學法的人怎麼會亂學一通?但如果只是想交朋友而去中心聽課,那應該不列入「想學法」的範圍之內吧?那跟和朋友去電影院看電影是一樣的,他只是想要去交朋友。

在想學法的情況下,為什麼有些人會毫無章法地亂學一通?為什麼會這樣?(學員:我認為我們有不少人都是從某個團體倉皇地逃出來,出來之後,大家急著找一條路,可是又沒有人引導,就會開始到處打聽有什麼地方可以學法,在此同時,自己又欠缺擇法慧,所以碰到什麼就學什麼,好像掉到水中快要溺水一樣,碰到什麼就抓什麼。雖然大家有心想學法,但在沒人引導的情況下,我所看到的現象就是一片混亂。對此,我有時感覺很隨喜,但也感到可悲。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我蠻認同最後那兩句話:「這樣的學習很隨喜,但也很可悲。」隨喜的,不是他們亂學一通,而是隨喜他們想學的心;可悲的是,在想學的情況下,沒有人指引一條正確的路。

當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有這樣的問題時,我們應該反觀世間人,不管是在學習的歷程、工作的過程中,做任何的事情不都是講求次第嗎?那為什麼學法的人不需要講求次第?難道他真的不知道《攝類學》是基礎,而《中觀》是比較深奧的法類嗎?他應該知道。除非,他之前從來沒有聽過「攝類學」;如果在聽過的情況下,他應該知道《攝類學》是將來學習《量學》、《中觀》的基礎課程吧!如果連這一點都不懂, 這代表他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做「攝類學」。

雖然這個部分我們之後會介紹,但所謂的「攝」是指什麼?統攝──將《量學》裡時常出現的名相統攝起來;「類」──分門別類;這樣的學科稱為《攝類學》。既

然如此,是不是代表在學習的順序上應該要先學《攝類學》再學《量學》?想要學習

《量學》,是不是應該先了解在《量學》中時常出現的名相有哪些、彼此之間的關係為何,這樣在學《量學》時才知道它在講什麼。學習《中觀》是不是也是如此?既然是這樣,怎麼會在安排自己的課程時,把這兩門課或三門課全部都排在一起?你不覺得這很不合理嗎?還是你想要採用並進式的學習?如果能夠並進式地學習,小學不需要有六年,改成一年就好。如果禮拜天放假,禮拜一學一年級的課、禮拜二學二年級的課、禮拜三學三年級的課……並進式地學習不是很好嗎?一年中學六年的課,又不是天才;即便是天才也不是這樣亂學一通,天才也是循序漸進式地學習,只是他的反應、吸收能力比其他人強而已,是不是?所以我們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學員:我提供一下我的觀察,在臺灣多數人都欠缺「學法要有次第」的概念, 所以大家都是看到什麼學什麼,不像三大寺裡大家對於這個觀念都很清楚。此外,在很多的中心也沒有很積極地宣導這個觀念。這並不像我們的國民教育,那是教育部已經規劃好的學習制度,我們只要跟著走就可以;可是在學法的這條路上,目前在臺灣確實很欠缺這種有次第的學制,所以很感恩法師一直強調學習的次第。)

這個理由乍聽之下似乎有道理,但我完全無法認同。為什麼無法認同?如果你在意學法這件事情,當你用沒有次第的方式學習之後,不需要花五年、十年;一年後, 你就知道有沒有效果,對吧?各位應該還沒有鈍到那種地步吧?如果你真的是在意學習的人,當你發現用這樣的方式學習沒有你原先預想的那個效果,你是不是應該試著改變?(學員:是。)那為什麼不改?

我想要表達的重點是:如果你真的在意學法這件事情,如果你真的知道學法跟自己的苦樂有密切的關聯性、用沒有次第的方式去學習不會有效果,你自己馬上就能察覺。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你不調整,你的現狀只會持續維持,而不會因為時間拉長

而有所改變。因為因是相同的,果必然也是相同的;不會因為十年前我做這件事情沒有效果,十年後我再用同樣的方式、同樣的態度、同樣的心態去做,就會突飛猛進, 這不可能。

如果我們在意自己的學習,當我們發現毫無次第的學習模式對自身並沒有任何效果時,我們是不是應該立即作出改變?照理來說,應該是這樣;而不是「去年沒有效果,今年我持續用同樣的方式再學一年」。假使還是沒效果呢?再學一年嗎?或許有些同學會問:「我怎麼知道有沒有效果?」這還需要問嗎?你學了《攝類學》一年之後,即便你聽了五十堂課,但基本的綱架都沒有建立起來,名相亂成一團──把兩個名相放在一起比較,你根本不知道彼此之間的關聯;請問:那有沒有學習《攝類學》的效果?(學員:沒有。)

相同的道理,當你聽了一百堂《中觀》的課,問你:「什麼是中觀?」「中觀的見解跟唯識的見解最大的差異在哪裡?」「什麼叫做了義?什麼叫做不了義?」如果你都不知道,請問:這是你原先想要達到的目標嗎?我們原先所設定的目標,不就是因為學了《中觀》之後有可能生起空正見,藉此有可能解脫而來學習《中觀》的嗎? 如果學了一年之後,一問三不知,這是我們想要的效果嗎?不是。那用同樣的方式再學習一年呢?(學員:結果還是一樣。)這是我們想要的嗎?(學員:不是。)如果你在意這件事,是不是應該作出調整?(學員:是。)那為什麼不調整?所以不管有沒有人引導你,不管在臺灣這樣的學制有沒有建立起來,當你發現原本學習的模式行不通時,你就應該作出調整,找出一條適合你自己的路,而不是每一個人都要用相同的方式學習。

就像有很多同學問我:「學佛一定要學《攝類學》嗎?」當然不是。這就跟你問我:「學佛一定要學淨土宗嗎?」當然不是。每個人的條件不一樣、每個人的根器不

同,所以在學法的過程中,你應該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所以這時不應該去問別人:「哪種學習模式適合我?」你應該先問自己:「我是不是真心想學法的人?」如果是,「我學法的次第是什麼?我應該先學什麼,再學什麼?」

在思考這些問題時,不要把自己的年齡一併思考進去;不是只有年輕人學法需要講求次第,年長者學法也應該講求次第。各位覺得有沒有道理?有些人會說:「我年紀大了,我現在不學,什麼時候學?」好像年紀大的人學法不需要次第,只有年輕人才需要次第。那反問一句:「年輕人學法為什麼需要次第?難道年輕人的條件不如你嗎?」如果條件比較好的人都需要講求次第,條件比較差的人更應該講求次第。所以沒有那種「我年紀大了,我就囫圇吞棗、亂學一通」的說法,這是行不通的。最重要的是什麼?有沒有效果;假使沒有效果,你就應該調整,而不是用原本同樣的學習模式,一直讓自己在那邊和稀泥。

5. 學法應該掌握方法、循序漸進

英國有一位哲學家──約翰.洛克──曾經說過:「學到很多東西的訣竅,就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我完全認同這一句話,這是有經驗的人說出來的話。我還記得我剛來到三大寺不久,有一位老法師會不時地進到我的寮房看我在學什麼。因為那時我們用的多半都是長函的經書,他每次進來都會告訴我:「研閱經典時,不要一次讀很多。先把你現在在看的這一面看懂,懂了之後,把經本闔起來,自己先思考一遍, 看還剩下多少東西;如果已經忘掉了一半,再翻開同一面,把它再讀一遍;至少要掌握七、八成,你再看下一面。」學習佛法不是在看金庸小說,也不是在看漫畫書;我們學佛的目的不就是為了了解佛法的道理,讓法能進到我們心中嗎?如果你一次讀個十幾二十面,結果法沒有入心,你花那兩個小時到底有沒有效果?有待考慮。與其花兩個小時讀二十面卻沒有效果,還倒不如扎扎實實花兩個小時只讀半面。所以我很認同那位哲學家所說的話:「學到很多東西的訣竅,就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

有時我們心裡急,想要在短時間之內學到很多東西,弄到最後什麼都沒學到,反倒是家裡堆放著一堆講義、經論、筆記、音檔。問你:「學到什麼?」「什麼都沒學到。」你付出了時間、體力、金錢、自己的青春,然後得到了什麼回饋?得到了滿滿的憂愁──「唉!我真的不是學法的容器,我學什麼都學不會。」這不是你的條件不夠、不是你的資質不足,而是你學習的方法有問題。只要你肯稍微調整學習的方法, 你是可以學上去的。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不要先否定自己,而是要先找出問題的根源在哪裡;如果你感覺到痛苦,你應該去尋求苦因。當你覺得在學法的這條道路上你已經沒有勇氣再跨出下一步時,你不用急著跨出去,因為你沒有方向、沒有目標,匆忙跨出下一步,對你而言不見得有幫助;這時你可以先停下腳步,甚至先坐下來問問自己:「我的方向在哪裡?我的目標在哪裡?我的下一步應該怎麼跨出去?」

學習的人應該務實、腳踏實地。好的學習是「設法讓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 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更好,明天的你比今天的你更好;這就是追求增上生的方式。設法讓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日積月累、積少成多,這樣的學習才是扎實的學習。學習不是一蹴而就、一步登天的;要循序漸進、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地學。所以各位來到這個地方學習,每一天都有進度,每一天都有新的課程,在每天睡前你應該問問自己:「今天我是否有比昨天更進步?」即便今天你只聽懂百分之五十,甚至百分之二十,但只要你比昨天更進步,你就應該隨喜自己、鼓勵自己。成佛的這一條路就是如此。

各位覺得什麼叫做「成佛」?「成佛」對我們大多數人而言是遙不可及的目標。請問:我們想不想要走在成佛之道上?(學員:想。)現在我們有沒有走在成佛之道上?(學員:有。)如何得知?請問:成佛之道長什麼樣子?如何得知現今我們是否有走在成佛之道上?

所謂的「佛」,指的是斷除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的聖者。在這樣的情況下, 即便我們一時無法發起菩提心,但如果我們經過思考之後,我們真的把「成佛」當成是自己學佛最終的目標時,我們有想成佛的心,並且在學習的過程中設法淨化自己的過失;這當中的「過失」包括了無明、煩惱以及身語的惡行。設法淨化我們身心的過失,讓我們的身心能夠生起之前未生起的功德,這是不是代表我們就已經在往成佛的方向前進?是。因為所謂的「佛」,是要斷除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所以在想成佛的這個前提之下,當我們斷除了一分的過失、圓滿了一分的功德,就表示我們正往成佛的目標在前進。

學習也是如此。學習就是設法讓自己每天都進步一點點──「昨天不懂的,今天把它弄懂;今天不懂的,留到明天再把它弄懂」,這樣的學習既有效率也沒有壓力。如果所有的問題都想要在一天當中解決,你學起來一點都不快樂,你學起來會很有壓力。請問在座各位,有誰會規定自己今生一定要成佛的?有沒有?(學員:沒有。) 應該沒有人會如此規定自己。為什麼各位不會這樣去想?(學員:因為沒有可能也沒能力。)還有呢?當然也包括「根本不想」,而且我覺得這個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根本不想成佛。不過我們先不要作實驗,因為時間已經超過一點點了。

相同的道理,在學習《攝類學》的過程中,如果你是一個新生,要設法在一天內把所有的道理都融會貫通,這也很困難吧。而且換另外一種表達模式:在三大寺多數的寺院,《攝類學》的這門基礎課程至少要學兩到三年;而各位只學一個月,各位是速成班。這樣聽了之後,你就會覺得:「寺院的法師都要學兩到三年了,我只學一個月,如果學不會,這有什麼關係。」但說真的,寺院的學習模式跟我們在這裡的學習模式還是有一段落差──寺院的學習模式相對比較精緻;但這裡的學習模式如果太過專業、精緻,各位反而會吃不消。所以我的教學模式通常是先讓你建立起想學的心, 而且設法能夠掌握五到六成;等你有那個基礎之後,你再另請高明──你想跟誰學都沒有問題,你想怎麼學都可以,因為你已經會飛了。

最初的階段我覺得是最困難的,因為你的翅膀還沒長硬,你只要到處跑,就有可能摔斷腿、摔斷翅膀。所以設法讓各位生起想學的心,而且能夠進入狀況;學到了某個程度,你有能力、有條件,你想怎麼學都可以。但是如果最初的這一步你沒有跨出去或是沒有跨穩,就有可能導致你什麼都不想學。因為我發現有不少的同學才學《攝類學》不到半年,他就已經放棄了;他不只放棄學習《攝類學》,他連同放棄學習五部大論的機會;甚至到最終,他放棄了學習。為什麼他會這樣想?「《攝類學》是五大論的基礎課程,如果《攝類學》我都學不會,我哪來的條件學五大論?」的確,寺院的學習也是如此,每一年都要參加考試,考不過的人就留級;隔年再考不過,再留級。所以有些原本的同班同學已經升上了五年級,他可能還停留在一年級;同一年的課,他讀了四年都還沒有畢業。

所以對我來說,設法讓初學者能在學習的一開始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這很重要。其實,不是你的資質不夠,真的不是;而是你一開始學習的方式有偏差,或是你在學習的過程中一直無法掌握重點,而導致你學不上去。那跟你的年紀、性別、記憶力沒有任何關係,根本不需要這樣去思考。你只要告訴自己:

「我只要設法讓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這樣就好。」這樣你回去以前,你可以學到很多東西,這樣的學習才不會有壓力。當你在學習的過程中,你覺得學習的壓力讓你喘不過氣來,那樣的學習多半都有問題;學習應該是快樂的,學習應該是愉悅的。

而且佛陀之所以要講法,祂是想要告訴我們離苦得樂的方法。我們拿到了離苦得樂的這帖藥,在服用的過程中,應該要有離苦得樂的效果!而不是我們去看醫生,醫生給我們這一帖離苦得樂的藥,服用之後反而離樂得苦,這樣就不對了。就像如果你因為拉肚子而去看醫生,醫生給你止瀉藥,你服用之後越拉越嚴重,你還會想要繼續吃嗎?不會;因為止瀉藥應該要有止瀉的效果。相同的道理,佛之所以為眾生講經說法,祂是希望眾生快樂、祂是希望眾生不要痛苦;而這帖離苦得樂的藥在服用的過程中,雖然沒有辦法短時間內究竟地離苦得樂,但至少要有離苦得樂的效果出現。當你

發現你學法越學壓力越大、痛苦與日俱增、人際關係越來越差,這就表示你學錯了, 所以應該適時作出調整。學習是快樂的,在學習的期間應該掌握學習的方法;關於這個部分,我們在上課時應該都會再再地討論到。

好,我們早上的課就上到這個地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