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南印《心類學》30-17 如性法師 主講

《認知理論要點總集:開新慧眼》 作者:蔣悲桑佩格西翻譯:廖本聖老師 講解:如性法師 日期:2017年12月8日—12月27日地點:南印度 課程:第十七講 今天上午我們討論到瑜伽現前知。所謂的瑜伽現前知是指:「由自己的不共增上 緣──止觀雙運的三昧──所生的已離分別、不錯亂的聖者心續之智。」早上我們對 於止觀雙運的內涵作了一個解釋。「止」,是指奢摩他;「觀」,是指毗婆舍那。所 謂的奢摩他,一心專注;毗婆舍那,各別觀察。因此,所謂的止觀雙運,是指在一心 專注的狀態下各別觀察。簡單來說,想要生起瑜伽現前知,心要夠專注、觀察力要夠 敏銳,這是生起瑜伽現前知的基礎。因為止觀雙運是成辦瑜伽現前知的因,所以如果 想要成辦瑜伽現前知,要先成辦止觀雙運,進一步地才能成辦瑜伽現前知。 接著,已離分別、不錯亂的聖者心續之智,聖者心續中雖然有瑜伽現前知,但是 不是代表他所有的認知都是瑜伽現前知?聖者的心中有沒有錯亂知?應該有,聖者的 心中有分別知,是不是這樣?所以聖者的心中有沒有錯亂知?有。既然有錯亂知,就 代表聖者心續中的認知不一定是瑜伽現前知。所以這邊提到:「由自己的不共增上緣 ──止觀雙運的三昧──所生的已離分別、不錯亂的聖者心續之智」,就是「瑜伽現 前知」的定義。在這裡要區分一下「聖者的智慧」與「聖者的瑜伽現前知」,這兩者 是不同的──聖者的智慧不一定是瑜伽現前知,甚至說聖者心續中的認知不一定是瑜 伽現前知,因為聖者的智慧也有分別知,那一種分別知不是瑜伽現前知。 接著,瑜伽現前知的分類。它可以分為三類,這是從瑜伽現前知的「所依」來作 分類。所謂的「所依」,是指瑜伽現前知的擁有者:如果是聲聞,稱為聲聞的瑜伽現 前知;如果是獨覺,稱為獨覺的瑜伽現前知;如果是大乘的菩薩,稱為大乘的瑜伽現 前知。 另外一種分類,瑜伽現前知也可以分為量與再決知。瑜伽現前知一定能證得境, 如果無法證得境,它會成為什麼認知?顯而未定知。為什麼?因為瑜伽現前知是現前 知,只要現前知無法證得境,它就會成為顯而未定知,但是瑜伽現前知與顯而未定知 這兩者是相違、沒有交集的。只要是瑜伽現前知,它就一定能證得境;既然能夠證得 境,證得境的方式只有兩種:新證、再次證得,只有這兩種可能性。所以瑜伽現前知 當中有量,也有再決知,但沒有顯而未定知。所以瑜伽現前知的第二種分類:屬於量 的瑜伽現前知,以及屬於再決知的瑜伽現前知。這兩個需要舉例嗎?現證無我的瑜伽 現前知的第一剎那是什麼?量。現證無我的瑜伽現前知的第二剎那則是再決知。但這 兩者都是什麼?瑜伽現前知。 所以,瑜伽現前知以所依來分類的話,分為哪三種?聲聞的瑜伽現前知、獨覺的 瑜伽現前知,還有大乘的瑜伽現前知;如果以證得境的方式來分類的話呢?屬於量的 瑜伽現前知、屬於再決知的瑜伽現前知。我們現在先分成這兩大類。 接著,據說:「自證現前知和瑜伽現前知,必須是意現前知。」這裡的「據說」, 我們早上已解釋過。福稱大師所造的《釋量論善顯密意疏》裡清楚地提到:自證現前 知和瑜伽現前知這兩者必須是意現前知,這一點沒有爭議。只要是自證現前知一定是 意知、一定是意現前知;相同的,只要是瑜伽現前知也一定是意知、一定是意現前知。 … Continued

心類學 如性法師 主講(2017 南印版)第一講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心類學 | 0

《認知理論要點總集:開新慧眼》 作者:蔣悲桑佩格西翻譯:廖本聖老師 講解:如性法師 日期:2017年12月8日—12月27日地點:南印度 課程:第一講 各位法師、各位同學,大家好。經過這幾天我們一起複習、研討去年所學的《攝 類學》,相信各位已經慢慢進入學習的步調。去年在這個地方為各位解說的是《攝類 學》,今年即將為各位介紹《心類學》。相同的,按照去年的上課模式,在上課前我 們一起唸誦《開經偈》,接著再為各位介紹當天的課程。好,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請放掌。 平時在聞法前,對於聞法者來說,就如同道次第中所介紹的,應該先思惟聞法的利益。對於這一點,在《聽聞集》當中提到:「由聞知諸法,由聞遮諸惡,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首先,這個偈頌當中的第一句「由聞知諸法」,透由聽聞能讓我們了解是非對錯、善惡取捨。從無始以來直到現今,我們持續在輪迴中流轉的主因, 就是因為我們看不清楚事情的真相。簡單來說,因為我們的心中有無明的緣故,只要無明無法斷除,透由無明,我們的心中就會生起各式的煩惱,在煩惱生起時,就會再次地造作流轉輪迴的業。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我們有心想要跳脫輪迴,但只要心中的無明未斷,輪迴仍會持續困擾著我們。所以要如何才能了知事情的真相?必須透由聽聞。透由聽聞,我們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進一步的,「由聞遮諸惡」,了解了事情的真相,進一步要付諸於行動,透由聽聞法理,我們了解到一切功德都源自於「戒」, 所以我們要去持戒,透由持戒能夠斷除諸多惡行。但是光斷除惡行,有沒有辦法完全淨化我們心中的煩惱?它能否完全斷除我們心中的無明?是沒有辦法的。所以在「戒學」的基礎上,我們要進一步地修學「定學」,因而提到「由聞斷無義」,透由修持戒學能夠遮止身語的惡行,進一步地透由修學定學,能夠遮除我們心中的散亂。但是光修定,有沒有辦法斷除我們心中的煩惱?雖然透由修定,能夠暫時調伏心中粗猛的煩惱,但畢竟沒有辦法將煩惱連根斷除,所以在戒、定的基礎之上,我們要進一步地修學「慧學」,透由修學慧學,才能獲得斷除煩惱的涅槃。 這個偈頌還可以從幾種不同的角度來分析。我們說佛的正法分為「教正法」以及 「證正法」,就如同《俱舍論》當中所說的:「佛正法有二,以教證為體。」如果以教證兩種正法的角度來分析,「由聞知諸法」是屬於「教正法」,後三句「由聞遮諸惡,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這三句是屬於「證正法」;「證正法」中,又可以分為戒、定、慧三學,所以第二句是搭配戒學,第三句是搭配定學,而第四句是搭配慧學。甚至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分析,我們說四諦──苦、集、滅、道。「由聞知諸法」, 透由聽聞,我們了解輪迴的現狀是痛苦的;「由聞遮諸惡」,透由了解苦諦的內涵, 進一步去探索苦因而設法遮除苦因,這就是集諦;如果想要遮除苦因,我們必須修道, 「由聞斷無義」,透由修道,我們能夠淨化心中遍計及俱生的煩惱等這些無意義的認 知,最終我們就能獲得永恆的涅槃。所以,這個偈頌也可以搭配「苦、集、滅、道」 來介紹。因此,對於聞法者而言,平時在還未聞法之前,要先思惟聞法的利益,策發 想要聽聞正法的心。 進一步的,在正聽的當下應該要「斷器三過、依六種想」,這部分的內容相信各位都有所認識。我們以最簡單的方式來介紹,我們說器皿有三種過失:第一種,器皿本身倒覆;第二種,即便器皿不是倒覆而是朝上,但是器皿裡有污垢;第三種,即便器皿朝上、裡面沒有污垢,但是器的底部有洞。如果器皿本身倒覆,即便天降甘露, 甘露有沒有辦法進到器皿當中?沒有辦法。如果器皿朝上而裡面有污垢,這時雖然甘露能夠進到器皿裡,但是那對飲用的人而言,裡面的液體已經被染污了,所以它是無法飲用的。假使沒有上述那兩種過失,但是器皿本身有漏洞的話,即便裡面的東西沒被染污,但是一段時間之後甘露就會漏光。相同的,對聞法者而言,即便來到聞法的會場,如果心沒有專注,或是在聽法的期間不斷地打瞌睡,這時就像器皿倒覆一樣, 所以即便他坐在聽法的會場,這時的耳朵應該沒有豎起來吧?所以他應該聽不到東 西,對吧?雖然從外型上來看是差不多,但耳朵是沒豎起來的,所以即便坐在聽法的會場,也很難得到聞法的利益。接著,即便專注地聽,但是聽法的動機不夠純淨,他只是想要了解字面的意思,甚至透由了解字面的意思,而跟別人炫耀他學得比別人多、 學得比別人好,這樣的動機是不純淨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很專注地聽聞,也很難獲得聞法的利益。如果沒有上述那兩種情況,上課的時候很專心聽,聽法的動機也 夠純淨,但是聽完之後沒有反覆地複習,會有什麼問題?很容易就忘光了,對吧?就像各位去年在這邊學《攝類學》,學了一個月之後,回去沒有馬上複習,幾乎都忘光了,所以反覆地複習這很重要。對於這一點,導師釋迦世尊在佛經裡提到:「善諦聽聞,意思念之。」前面的那一句話「善諦聽聞」,分別提到了善聽聞及諦聽聞。所謂的「善聽聞」,它要對治的是器皿內有污垢的過失;所謂的「諦聽聞」,是指要保持專注,在這樣的狀態下聞思法義,所以它要對治的是器皿倒覆的過失;「意思念之」, 在聽聞後要反覆地串習,這是要對治器底有洞的過失。 對講法者而言,講法者所說的法或者講法者說法的行為,能否成為法的布施需要具備兩個條件。平常我們說布施分為哪幾種?財施、法施、無畏施,這當中的「法施」 指的就是法的布施。真正的法施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講法者講法的動機清淨,他不是為了追求聲名、利養、恭敬等現世的利益而說法,所以講法者本身的動機必須是清淨的;除此之外,他要能夠無誤、正確地講解經論的內容。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所以在《俱舍論》中也提到:「法施即無染,如實示經等。」真正法的布施, 必須是講法者講法的動機沒有染污;「如實示經等」,所謂的「如實」是什麼意思? 正確、無誤地解釋經論的內容。不過對於身為凡夫的我來說,要符合第二個條件── 如實講述經論的道理,的確是有難度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只能不斷地告誡自己, 應該以清淨無染的動機為眾生介紹法義。所以從這個角度來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不論是聞法者或是講法者,聞法者聞法的動機必須是清淨的;對講法者來說,講法者說法的動機也必須是清淨的。 為什麼動機清淨如此重要?因為佛家認為我們的行為能否成為善行,我們的行為 能否成為正法,進一步透由這個行為能否成為成辦解脫的因,或是我們的行為能否成 為菩薩行,真正的關鍵不在於你做什麼事情;真正的關鍵是在於你做這件事情的動機 為何。如果我們做某一件事情,出發點是為了自己,但我們希望別人快樂,我們盡自 …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