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文庫 信願-往生正因

 信願——往生正因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明天就要開極樂法會了,大家參加這次法會都是希望自己今生能往生極樂世界,了脫生死,獲得殊勝成就。能參加這樣殊勝的極樂法會,確實有很重要的意義。從發心角度講,不是為尋求人天福報,不是為尋求世間名利,不是為獲得小乘阿羅漢的果位。小乘的果我們不求,世間福報更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所以應當放下一切世間希求,以清淨的出離心來修持淨土法門,而且要發願生到淨土,盡快成就大乘殊勝功德,在淨土成就之後,很快回入娑婆,利益有情。這樣發出離心和菩提心作攝持,就能使我們在法會中所作的一切修行,包括念心咒、念佛號、頂禮、回向等等,都成為大乘成佛的善根。  總的來說,萬法都是由因緣產生的。想得到往生的成就,自然也離不開因緣。具備了往生正因,今生就一定能順利往生極樂世界;不具備往生正因,甚至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往生正因,那麼就不一定能往生。因此,我們就講講往生的正因。大家明白之後,按照這樣的正因去行持,參加法會的功德就很大。自己如理如法地修持,加上成千上萬僧眾共修的力量,還有上師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加持,和合起來就會集聚殊勝的淨土資糧,成就殊勝的功德。  什麼是往生的正因呢?就是信願。淨土宗的蕅益大師說過一句話:“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就是說,能否往生極樂世界就看有沒有信願,往生品位是上等還是下等,全看修持功夫的深淺。同樣,藏傳佛教也是這樣講的,全知麥彭仁波切在《淨土教言》中說:“憶念阿彌陀佛和欲求往生極樂世界此二者最為重要。”意思是說,憶念阿彌陀佛,相信阿彌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議,欲求往生極樂世界就是發願求往生。很多淨土祖師都強調信願這兩個條件,這有什麼根據呢?佛在《阿彌陀經》中親口宣說:“是故捨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捨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意思是說:捨利弗,你們都應當信受我的語言和諸佛所說。如果有人已經發願、現在發願、將來發願,想往生阿彌陀佛的國土,這些人都得到於無上菩提不退轉的利益。過去已發願的,已得往生;現在發願的,現在往生;將來發願的,也在將來往生。具足信願就可以往生,所以信願是往生正因。  信願——往生正因分二:一、信 二、願  一、信  分六:(一)信自 (二)信他 (三)信因 (四)信果 (五)信事 (六)信理  信包括六方面:一、信自;二、信他;三、信因;四、信果;五、信事;六、信理。如果六種信心都具足,那就成了最殊勝的信心。  願包括兩方面:一、厭離娑婆;二、欣求極樂。厭離娑婆世界,就是出離這個世界的願;欣求極樂世界,就是希求往生西方的願。 (一)信自  所謂“信自”,就是信自己現前這一念心,不是肉團的心髒,不是虛妄分別心。這一念真心,沒有初際沒有後際,周遍十方,沒有邊涯。十方虛空中微塵數的國土,本來就是這一念心中所現的國土,雖然我們現在還迷亂顛倒,但只要我們這一念轉過來求生極樂世界,決定可以往生自心中本具的極樂世界。對這一點沒有懷疑,完全相信,叫做信自。 (二)信他  信他就是:1、相信釋迦佛不會說妄語,他在淨土經典裡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真實的;2、相信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每一願都是真實成就的願,沒有一個虛願;3、在《阿彌陀經》、《無量壽經》等經典中,十方諸佛證明阿彌陀佛的淨土功德不可思議,相信十方諸佛的廣長舌決定不欺诳。這樣隨順諸佛的真實教誨決志求生極樂世界,心裡不再疑惑,叫做信他。  1、相信釋迦佛不會說妄語,他在淨土經典裡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真實的  釋迦佛在《阿彌陀經》等經典裡講到:極樂世界黃金為地,七寶為池,八功德水充滿,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極樂世界裡有各種奇妙雜色的鳥,晝夜六時發出很好聽、很美妙的聲音,演說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的妙法。極樂世界的眾生聽到這種聲音,都念佛、念法、念僧。不僅如此,極樂世界的無情也都會說法。微風吹動時,很多寶樹都發出微妙的音樂,就好像百千種樂器一齊演奏一樣,凡是聽到這種音樂的人自然發起念佛、念法、念僧的善心。這些都是以阿彌陀佛的願力成就的功德。  對於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淨土莊嚴,我們沒有任何懷疑,而且相信阿彌陀佛的世界是非常清淨、充滿安樂的世界,相信這是由阿彌陀佛的偉大願力和往生者的善願所感得的清淨世界,不像我們這個由有漏業力感召的娑婆世界。這個世界叫做穢土,到處是不清淨的現象,有冬天的寒冷、夏天的炎熱,到處空氣染污、水染污,城市充滿噪音,讓人煩燥不安。有很多高山、很多崎岖的道路、很多沙漠,時常發生災難、爆發戰爭,還有瘟疫流行。有種種不清淨的現象,所以叫做穢土,是感受苦報的環境。在娑婆世界的外器世間,再好的事物也比不上極樂世界的一朵蓮花。極樂世界一朵蓮花具有百千億花葉,花是由光明所成,光中有無量種妙色,還有無量妙寶裝飾在花的上面。《觀經》上說:“一一葉間,有百億摩尼珠王以為映飾,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無量壽經》裡說,淨土的一朵蓮花,放出三十六百千億光,每一光明裡出現三十六百千億佛,每一佛又放百千光明,周遍十方,宣說微妙佛法。這樣一朵蓮花,放三十六百千億光,光中現佛,佛有蓮花又放光明,又出現三十六百千億佛,這是極不可思議的境界。我們誠心相信佛的語言,就要隨順佛的教誨求生淨土,超越不清淨的娑婆世界。  佛還說極樂教主阿彌陀佛的光明無量,遍照十方國土,沒有任何障礙,而且阿彌陀佛壽命無量,他的眷屬的壽命也是無量。  這些佛的語言,我們要誠心相信,知道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很可憐,很不清淨。比如我們人類,壽命很少有八十歲的,一生很快就過去,不知不覺就到了老年,然後就面臨死亡。這樣無常短暫的壽命,大多數時間都在生老病苦中度過,有什麼安樂可言?我們在娑婆世界呆一生,不能見佛的光明,不能親近佛,不能在佛身邊聽聞甘露佛法,所以福報、因緣都很有限。既然釋迦佛為我們介紹了這個光明世界,我們又相信佛的話,那就要發誓往生這樣無量光、無量壽的清淨世界去成就無上菩提。我們若往生到這樣的清淨國土,所有的願望、所有弘法利生的事業都會自然成就。  佛陀還說,往生極樂世界的人都是不退轉菩薩,很多都是一生補處菩薩。這樣的一生補處菩薩有多少呢?多得不可計數,只能用無量無邊阿僧祗來表示。釋迦佛當時就對捨利弗說,眾生聽到淨土這樣的功德,應當發願求生極樂世界,因為可以和這麼多的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對這樣的佛語,我們也要誠信。雖然這不是我們現量見到的,也不是我們能想象到的,但我們相信佛語決無欺诳。因為佛把相續中的煩惱障徹底斷盡了,說妄語的因和緣徹底斷盡了,所以佛所說的都是誠實語,不會有欺诳。  其實,我們生存在娑婆世界,到處是邪師惡友,到處是染污因緣,引誘我們墮落。一般的人,修行經常退轉,進步很難,退步非常容易。我們相續裡有深重的煩惱習氣為因,外面又有各種惡劣環境為緣,所以修行沒有保證,時時有退墮的可能性。要想在五濁惡世修道成就,對一般人來說有很大困難。所以《大集經》上說:“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可得度脫。”知道這樣的情況,我們就應當決志求生淨土,只要能生到淨土,就不會再墮輪回,這樣就可以即生了結無量劫來的生死大事。  佛陀還說,如果聽到阿彌陀佛,持佛名號,若一日、若二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亂,這個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和菩薩聖眾就會現在他面前,令他心不顛倒,直接往生極樂世界。對這樣的佛語,我們也要誠信,相信這是真實的情況,佛不會欺騙我們。  一般來講,凡夫臨命終時都很痛苦,意識顛倒迷亂,造惡業嚴重的人,臨終時顯現很恐怖的相。如果一個人念阿彌陀佛聖號,一心不亂,這個人決定在臨命終時,以佛的願力加持,面前顯現佛菩薩的清淨相,而且意識不顛倒,心很清淨,不需要經過中陰,一剎那頃就安樂地往生極樂世界。  佛的願力加持不可思議!在佛的加被下,即使造了很嚴重罪業的人,只要他能念佛,能憶念阿彌陀佛,臨終也能往生極樂世界。如果沒有阿彌陀佛的加持,有幾個人臨終做得了主呢?白天能把握自己的人已經很少,夢中能把握自己的就更少。和夢中相比,生病時把握自己的心要困難得多,和生病相比,死的苦更加劇烈。單靠自己的力量能在臨終時作主的,千萬人當中難得有一兩個。因此,我們要想死得安樂、死得自在,要想有個光明的去處,就一定要皈依阿彌陀佛、祈禱阿彌陀佛,發願往生極樂世界。  2、相信十方諸佛的廣長舌決定不欺诳  不僅釋迦佛贊歎極樂世界的依正功德和阿彌陀佛的大願力,十方諸佛也同聲贊歎。經上描述,十方世界的每一方都有恆河沙數的諸佛,每一尊佛都出廣長舌相,覆蓋整個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我們需要相信十方諸佛的誠實語,因為這樣一個極樂世界的淨土成就,這樣一種阿彌陀佛大願海的成就,這樣一種淨土法門不可思議的成就,只有佛的智慧才能真實圓滿地了知。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的佛都同聲贊歎極樂世界的功德,來證明阿彌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議,證明這個法門真實不虛,證明《阿彌陀經》真實不虛;十方諸佛還異口同贊釋迦牟尼佛能在娑婆世界五濁惡世成就無上菩提,為眾生演說這樣的一切世間難得之法,非常稀有,非常難得。  3、相信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每一願都是真實成就的願  接下來就是要相信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大願,每一願都是真實成就的願。阿彌陀佛在因地經過了漫長時間,發下不可思議的大願,而且積累了無量無邊的福慧資糧,令所有的大願都圓滿成就,現前西方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曾發願說,如果我成佛,我所在的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的功德莊嚴,沒有地獄、餓鬼、旁生,所有一切眾生生到我的國土,受我的教化,都會成就無上正覺,不會再墮惡道。我們要相信這樣的真實願,極樂世界不必說三惡道的事實,連三惡道的名字都聽不到。所有的眾生,哪怕一只牦牛往生極樂世界,都決定成佛,不再墮落惡道。雖然我們沒有辦法想象這樣不可思議的功德,但我們要相信佛的願力不可思議。  又比如阿彌陀佛發願:當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聽到我的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回向願生我的國土,下至十念,如果不能生到我的國土,我不取正覺,唯一排除造五逆罪和誹謗正法罪。我們也相信這條願最真實,沒有半點欺诳,只要不造五無間罪和謗法罪,任何對阿彌陀佛有信心、對往生極樂世界有希求的人,只要把一切善根都回向極樂世界,下至十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所以,這樣的法門十分方便,又容易行持,誰都可以修行,這都是來自阿彌陀佛願力的加持。  又比如發願:我作佛時,凡是生到我國土中的人,善根無量,都得到金剛那羅延身、金剛之力,身頂都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力,獲得無邊辯才。  又發願:當我作佛時,所有往生的人,究竟一定會達到一生補處,除了有些菩薩因為悲願的緣故,披誓願铠甲,教化一切有情,都發起信心,修持菩提心,行普賢道。這些菩薩雖然身在他方世界,但都永離惡趣,或喜歡說法,或喜歡聽法,或顯現神足,隨意修行無不圓滿。  阿彌陀佛還發願說:我作佛時,所有往生的人自己會知道無量劫來的宿命,所做的善惡,都能夠通徹無礙地看見、聽到十方世界過去、現在、未來的事情,都能夠得到他心通,如果不能周遍了知億那由他百千佛剎中眾生的心念,我就不成佛。而且往生的人都得到神通自在、波羅蜜多,如果不能在一剎那間越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周遍游行供養諸佛,我不成佛。  對於這些大願,我們都要誠心相信,相信往生後就會這樣現前聖者的斷證功德,就會獲得不退轉果位,具足大乘智慧、辯才、神通等的殊勝功德,相信以這種往生淨土的方式可以在一生中圓滿一切地道功德,得到不可思議的境界,圓滿一個人自力需要經無數大劫才能成就的功德。而且也相信以佛的願力,往生後輕而易舉就可以圓滿一切普賢菩薩的行願,可以到種種世界中行持利他的殊勝事業,行持無上的普賢道。  阿彌陀佛的其它幾十條大願,也都要相信是已真實成就的大願。既然相信依仗佛的願力有這樣殊勝的成就,我們就應當發願求生阿彌陀佛的淨土,念念祈求佛願力的加持,這樣一心祈禱阿彌陀佛,憶念極樂世界的功德,一定會得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加被。如果我們得到阿彌陀佛的加被,今生得到人身、遇到佛法、遇到淨土法門,不論自利還是利他,不論暫時還是究竟,都很容易成就非常圓滿的功德。如果只通過自力修行,不要說在漫長的時間中行持六度萬行,甚至一個月中也難行持真正很有意義的大苦行。雖然歷代祖師吃了很多苦,修行大徹大悟而攝受我們,講了很多法,但到現在為止,很多人還是沒有得到殊勝成就,沒有徹底擺脫生死輪回。單單依靠自力,依靠自己的福報,不一定很容易成就殊勝的果,但依靠阿彌陀佛、依靠淨土法門就特別容易成就殊勝的果,可以完全遠離一切痛苦,恆時安住無漏大安樂的境界。  (三)信因  (四)信果  信因,簡單一點說,就是深信哪怕以散亂心念一句佛號或心咒,都是成佛的種子,何況一心不亂地念佛號、念心咒,絕對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信果,就是深信西方淨土聖眾海會,都是由修持淨土而來,都是由至誠懇切地念阿彌陀佛的心咒、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修各種淨業回向往生而成就的,就像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又像身體的影子跟定身體一樣。因此要相信極樂世界的一切功德、一切殊勝的境界,極樂世界佛菩薩不可思議的功德,都是修淨土成就的妙果。對這些心裡沒有懷疑,徹底相信,就是信果。因果律就是這樣,一絲一毫不會錯亂、不會空耗,決定沒有虛假。由如是因,成熟如是果。由殊勝的因,成就殊勝的果。  下面把信因和信果結合起來解釋。 … Continued

凈土文庫 12 印光大師文鈔選講 2 持經利益隨心論講記

持经利益随心论讲记  印光大师 著 益西彭措法师 讲述 今天我们首先讲几则亵渎三宝遭恶报的事例,然后再讲解《持经利益随心论》。 《安士全书》里记载: 古代武功县西边有一座寺庙。寺庙里有毁坏废弃的大藏经。有个叫康对山的人,少年时曾经和五个同学一起在寺庙读书。当时隆冬季节,天气很冷。四个人就用废经烧火来取暖,另一个人用来烧洗脸水。康对山心里责怪他们不恭敬经书,却不敢说出来。 当天晚上,康对山梦见三位官员开堂,忿怒地呵斥烧书的人,判烧经取暖的四个人全家灭尽,判烧水洗脸的人考不上科举。又指责康对山说:“你为什么不劝阻他们?”康对山说:“我心里知道他们做法不对,但我年纪小不敢说。”官员说:“一句话劝解,可以免去五个人的罪孽。现在姑且不追究你的过失。”康对山醒来,就把这件事记在书本后。 不到几年,烧经取暖的四个人全家都得瘟疫死去,用经书烧水洗脸的书生多次考试不中,最后以教童生而告终。 佛经是三世诸佛的法身舍利,佛经所在之处就是有佛和一切圣贤。用佛经来烧火取暖、烧水洗脸,会长劫堕落地狱,受极大的苦报。这里全家灭尽、穷困潦倒还只是现世报应,后世还要感受极其漫长难忍的果报。 《感应篇注疏》中记载: 颖上的高天佑和两位考生一同去江宁考试。他们听说鸡鸣山的守源禅师特别有修行,就一起去拜访禅师。禅师说:“你们两位都能考中。只有高君用《楞严经》做枕头,他考不中。”高天佑听了很吃惊。过了很久,才想起自己行装里有《楞严经》,当时睡觉没有取出而垫做枕头。发榜时,高天佑果然没考中。 佛经是如来的大法,一切天龙八部都应当领受奉行。这和普通书籍根本不同,就像皇帝的敕命和普通的通知不同一样。所以对于经书亵渎不恭敬,就会导致迅速损坏福德。高天佑就是因为枕经折福而失去功名。 有位大德这样说:“我们对佛法的戏耍真是无所不作,但不恭敬佛法和法师正是坏灭智慧的因。现在这样愚痴已经够了,不能再造愚痴的因!如果让愚痴增长,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释门法戒录》里讲到: 明朝万历末年,北京鹫峰寺的住持济舟师,为人朴实,奉佛诚敬,只是对酒戒没有严格遵守。 有一天,有个穿两截衣服的人对他说:“我们是地府的无常,有个老太太因为生前没有行善积德,留在地狱中无法度脱。她过去每月初一、十五都来寺院拜佛,而且带来果品供养你,所以求你替她念一部《法华经》,就能托生。” 济舟心里怀疑,就对他说:“既然是鬼,难得来一次佛地。你可以去顶礼。”鬼说:“现在有都城隍在里面,我不敢进去。”济舟想起来,当天在五更时候有人要做佛事,在大殿旁设了城隍牌位,他说的不假。就答应下来。 七月十五,济舟在佛前跪着诵《法华经》。念到第五卷时,天热了口干没找到茶水,见到桌子上有只酒壶,还有点剩酒,就喝了一口冷酒,继续把经念完。 第二天,无常鬼又来说:“老太太蒙法师念完四卷经,整个地狱都放射金光。正当要离开去投生时,忽然一阵酒气吹进冥府,从第五卷到第七卷都是这样。因此还是没起到作用。”济舟听后,毛骨悚然,发至诚心,为她重念。从此严持酒戒,永不敢犯。 《竹窗随笔》里记载: 明朝的抗倭英雄戚继光平常持诵《金刚经》。有一天,一位阵亡的士兵托梦说:“明天派我妻子来您这里,请为我诵一卷《金刚经》,以作超拔。” 第二天,果然有个女人哭着来求见。问她情况,和梦中所说一样。戚继光答应了她,早上起来就为他诵经。夜晚梦到士兵说:“承蒙大恩,但只得到半卷经,因为夹杂了‘不用’两个字。”戚继光琢磨是什么原因,想起诵经时妻子派仆女送茶饼来,远远看见时,挥手示意不用,口里虽然没说,心里在说“不用”。 第二天早晨,再次闭门诵经。当晚梦到士兵致谢说:“已经获得超度。” 从这些例子就知道,诵经时要至诚一心,没有杂念,才有力量。如果心不至诚,不断地起各种杂念,那不只是夹杂了两个字,而是夹杂了一大堆杂乱、污秽的话语。诵经的心好比是屏幕,心里现起的一句句经文好比在屏幕上一句句地呈现;如果从始至终至诚一心,没有杂念,那从最初显现“如是我闻”,直到最后显现“作礼而去”,是清清净净的一部经文,有无比加持的圣言。这样在心上完成了一次对经文的清净熏习,就得到了极大功德。而且以经文熏在心上,就种下了很大善根。如果念诵期间,在清净的圣言当中夹杂了非常多的染污话语,那就像纯金当中夹杂了各种铜、铁等的杂质,大大消减了持经的功德。也因此,至诚的念诵有比散心杂念大百千倍的功德。 如果是自己有意放肆,比如边说闲话边念经,或者诵几段,再吃点零食,放一段歌曲,那就会以亵慢佛法的恶行使罪业越来越增长、福慧也越来越灭尽了。 印祖曾经教诫说:“礼诵持念,种种修持,都应当以诚敬为主。如果诚敬至极,经中所说的功德,纵然在凡夫地不能圆满获得,而所得也已经难思难议。如果没有诚敬心,那就和唱戏相同。一切苦乐悲欢都只是假装,而不是由衷而发。纵然有功德,也只不过是人天痴福。而这痴福一定倚仗它造恶,将来受苦,哪有了期。” (讲到这里,大家要注意:平常念诵不能只是漫不经心地随口溜过,也不能只是为了每天应付差事,匆匆念完而算数。那样就完全失去了诵经的意义。要字字句句从至诚的心中念出,才是真实的修持,也才能得大功德。) 康熙初年檀香卖得特别昂贵,苏郡有一家做香的香铺,以前以三金请了一尊檀香的观音菩萨像。香铺家的人私下商量说:“如果能把这尊观音像制成檀条出售,可以得十六金。”于是要毁坏佛像,趁着檀香涨价赚一笔钱。但是佣人害怕造罪业,就劝阻他们不要做。 当时,香铺家的女婿准备接妻子回家,正住在岳父家里。他对佣人说:“你是佣人,这事与你无关,你只要照着办就可以。”当天晚上,香铺家的女儿因为肚子不舒服,不能回家,就在娘家住了三天,还是没好转。 第二天,街上有个6岁小孩,忽然指着香铺问父亲:“那一家的房屋为什么用红条封住?”父亲以为他看错了,叫他不要乱说。 当天晚上,香铺着火,一家人都葬身火海,大火却没烧到邻家。当时,香铺家的女婿想从楼上房屋的洞里钻出,被一件东西拦住而死于火中。那位佣人当天早上被另一家香铺强拉着去做了两天工,只有他幸免于难。 所以因果报应没半点差错,存的是什么心,就遭什么报应。那位女婿和佣人的存心截然不同,前者胆大妄为,对于佛像没有任何敬畏,后者敬畏佛像,不敢造罪。报应也刚好相反:女婿本来要回家,却死在大火中;佣人不想到别处去,却被人强行雇佣而得到免难。 香铺一家人算是集体造罪,把尊贵的佛像作为商品营利,很快就全部遭到报应,全体葬身在烈火中。来世还要堕落恶趣,不知道还要受多长的果报。在三宝分上做的事,果报来得尤其深重。如果有至诚恭敬的善心,做出尊重、供养等的善行,就能迅速消除业障增长福德;如果没有至诚恭敬的善心,反而做出亵渎轻慢的行为,那也是罪过弥天,会迅速消减福德,而且会遭到惨烈的报应。所以一定要谨慎才是。 以上补充讲了一些亵渎三宝的罪报事例。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学习这篇短论——《持经利益随心论》。 分二:一、大乘显密尊经的无上功德和恩德 二、持经的利益随心量而显现 一、大乘显密尊经的无上功德和恩德 【大觉世尊,所说一切大乘显密尊经,悉皆理本唯心,道符实相,历三世而不易,举十界以咸遵。归元复本,为诸佛之导师。拔苦与乐,作众生之慈父。】 大觉世尊所说的一切大乘显密尊经,其中所说到的妙理唯一是讲一个“心”字,浩瀚如海的大乘经卷就是这个“心”字的注角。无论是说性、说相,或者说体、说相、说用,或者说事、说理,或者偏说、圆说,或者方便说、真实说,所说到的妙理唯一就是一切众生心上本具的妙理。 “道符实相”:就是佛在大乘经中所讲到的教法完全符合诸法实相。这符合实相的道法就是妙道,能让众生明见实相而成佛。 “历三世而不易”:由于这唯一是宣说众生本具心性妙理的大法,是符合实相真理的妙道,因此纵然经历了过去、现在、未来无尽的时间长河,也不会有丝毫改变。所以对佛法只有继承,没有创新。形式上可以随应时代的因缘而有所变化,义理上绝对没有任何创新。 … Continued

凈土文庫 臨終三大要 講記 二 (印光大師文鈔選編)

临终三大要 讲记二(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者。】   第二个要点是助念。   其中要注意的地方有两点:第一点、助念要持续不断。因为临终人的心力微弱,自己很难做到在断气之前的时间里一直缘在佛上,所以要通过持续不断助念的力量一直托住他的心缘在阿弥陀佛上。要这样来确保他往生净土。第二点、大家助念的目标要一致、步调要一致,不能杂乱。不论念佛的声音、节奏、环境的清静等,都是为了使临终者的心能始终缘在佛上,而确保往生。   【前已开导病人,令生正信。然彼病人,心力孱弱,勿道平素绝不念佛之人,不易相继长念,即向来以念佛为事者,至此亦全仗他人相助,方能得力。以故家中眷属,同应发孝顺慈悲之心,为其助念佛号。】   经过前面的开导,已经使病人生起了真实信心。这样解除了他内心的疑惑、顾虑、恐惧之后,就一心想去极乐世界了。   接下来,要帮助他提起念佛的正念,而且使念佛的正念相续。考虑到临终人的心力很微弱,不用说平时绝不念佛的人,不容易长时间相续念佛,就连一生以念佛为修持的人,到这时也全仗别人的帮助才能得力。所以家里的眷属要共同发孝顺、慈悲的心,为亲人助念佛号。(就是要齐心协力帮助亲人的神识安稳地生到西方。这时是用助念的心力扶助亲人的心去极乐世界,不是外在做什么。所以要尽心尽力地助念佛号。)   【若病尚未至将终,当分班念。应分三班,每班限定几人。头班出声念,二三班默持。念一点钟,二班接念,头班,三班默持。若有小事,当于默持时办。值班时,断断不可走去。二班念毕,三班接念,终而复始,念一点钟,歇两点钟,纵经昼夜,亦不甚辛苦。】   助念有两个阶段:第一是在临终之前的阶段,分班助念;第二是快命终的时候,共同合念。   首先讲分班助念。分班助念的要点是大家力量平均分配,使得劳逸结合,而保证佛号相续不断。不然一个人从早念到晚,没有这个精力。所以要分成三班轮流念,每班限定几个人。   头班出声念,是为了让病人都能听到,二、三班在后面默持。念了一个钟头再换班,二班接着出声念,头班和三班默念。如果有小事,应该在轮换到默念的时候再去办,值班时不能走动。(意思是,在三班里出声念的这一班绝对不能走动,因为这一班是站在助念的前沿阵地,要保证一个小时里佛声不断,让病人能听到。如果在这期间念念停停或者中间走动,就会扰乱病人的心,使他心神不定。)二班念完之后,三班接着出声念,头班和二班默念。   这样周而复始,每班念一个钟头,歇两个钟头。即使经过一天一夜,也不会特别辛苦。   【须知肯助人净念往生,亦得人助念之报。且莫说是为父母尽孝应如是,即为平人,亦培自己福田,长自己善根,实为自利之道,不徒为人而已。成就一人往生净土,即是成就一众生作佛,此等功德,何可思议。】   我们要想一想:肯帮别人,实际就是肯帮自己;成就别人往生,就是成就自己往生。现在肯帮别人净念往生,将来自己临终也会得别人助念。知道了这一点之后,就要不怕辛苦尽心尽力地去做。   不用说为父母要这样尽孝,为一般人这么做也是培自己的福田、长自己的善根。所以实际是在利益自己,不单是为别人而已。再想想,成就一个人往生就是成就一个众生作佛,这样的功德哪里可思议呢?实在是无量无边。   【三班相续,佛声不断。病人力能念,则随之小声念,不能念,则摄耳谛听,心无二念,自可与佛相应矣。】   这样三班轮流替换,让病人耳边的佛声一直不断。病人还有气力,就随着佛号小声念;如果不能念,就用耳朵静静地听。心里一直听着佛号、缘着佛、忆念佛,不产生其它念头。这样一心缘佛,就能和佛相应。   【念佛声不可太高,高则伤气,难以持久。亦不可太低,以致病人听不明白。不可太快,亦不可太慢。太快则病人不能随,即听亦难明了。太慢则气接不上,亦难得益。须不高不低,不缓不急,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令病者字字句句,入耳经心,斯易得力。】   助念时念佛的声音不能太高,太高伤气,难以持久。也不能声音太低,不然病人听不清,也不容易得力。也不能念得太快或太慢。节奏太快,病人跟不上;念得太慢,气接不上,也难以得益。   所以不高、不低、不缓、不急,每个字都念得清清楚楚,每一句都念得清清楚楚,让每一句佛都平平稳稳地经过他的耳朵传入到他心里,这才容易得力。   要知道,这时的念佛是念给病人听的,所以念的方式要让他最合适地接收到。   【念佛法器,唯用引磬,其他一切,概不宜用。引磬声清,听之令人心地清净。木鱼声浊,故不宜用于临终助念。】   念佛的法器只用引磬,不用其它。原因是引磬的声音清,听了使人心地清净。木鱼的声音浊,不适合在临终助念时用。   【又宜念四字佛号。初起时,念几句六字,以后专念阿弥陀佛四字,不念南无,以字少易念。病人或随之念,或摄心听,皆省心力。家中眷属如此念,外请善友亦如此念,人多人少均如此念。】   而且适合念四字佛号,一开始念几句六字,以后就专念“阿弥陀佛”四字。因为字少容易念,病人不论随大家念还是专心听,都省心力(意思是,这时念四个字,病人随念和听都比较省心。临终人的心力很弱,要尽量适合他的心)。   家里的眷属这样念,外面请的善友也这样念,不论人多人少都这样念。   【不可一起念,歇歇又念,致令病人,佛念间断。】   最忌讳的就是念念停停,送往生要尽到自己的心,要在他断气之前,尽量让佛声相续不断。这一声一声的念佛就是扶助他的心缘在阿弥陀佛上。如果念念停停,就有可能使他缘佛的心间断下来,而不能相续。   【若值饭时,当换班吃,勿断佛声。】   碰到吃饭的时候,不是大家一起去吃,不然在吃饭这段时间中断了佛声,万一病人这时候断气,心又没缘在佛上,那就有可能落轮回了!所以换班吃的时候,只许默念的那班去吃,开声念的一班不去吃,这样佛号就不会断。等到一班吃完了,再换班吃。   【若病人将欲断气,宜三班同念。直至气断以后,又复分班念三点钟,然后歇气,以便料理安置等事。】   第二阶段:如果病人快要断气,就应当三班共同念(因为这是最关键的时刻)。一直到病人断气之后,还要分班念三个钟头。断气之后念三个小时,然后开始歇气,以便做料理、安置等事。   也有说时间越多越妙,以及近代大德提倡断气后助念8到24小时。   【当念佛时,不得令亲友来病人前,问讯谕慰。既感情来看,当随念佛若干时,是为真实情爱,有益于病人。】   当念佛进入助念的阶段,就不能再让亲友走到病人身前慰问、安慰等等。既然是有情义来看,就要对临终的人做到真实的帮助。所以应当随大家念佛若干时候。这才是真实的情义,有益于病人。   【若用世间俗情,直是推人下海,其情虽可感,其事甚可痛。全在主事者明道理,预令人说之,免致有碍面情,及贻害病人,由分心而不得往生耳。】   如果按世间的俗情去做,那简直是推人下海。这份情虽然可感,但所做的事让人悲痛。完全在主持者明白道理,预先就做好防范,提前就对大家讲明,对家人讲好,免得临时出了差错障碍往生,这是对病人很大的危害。   世间的俗情,感情好的亲友来了,总要说两句慰问话,这样让病人分心,没有缘在佛上,就障碍他往生。万一听到哭泣或者动情的话,心里动了悲感,就又落轮回了!所以这种做法叫做“推人下海”。   【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者。】 … Continued

凈土文庫 臨終三大要 講記 一 (印光大師文鈔選編)

临终三大要讲记 一   印光大师 著   益西彭措法师 讲述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   世间最悲惨的事无过于死,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能够幸免(这就是说,我们到了这一生的最后,都要面临死亡,面临身心瓦解的恐惧,以及对来世前途的忧愁等等)。所以凡是有心想自利利人的人,就不能不提早考虑度过死亡难关的办法。   其它人世间的疾病、磨难、困厄等等,都只是一般的难关,而死是最大的难关!这是我们回避不了的。即使目前忌讳谈起“死”字,不愿多考虑“死”,但它迟早都会到来。越是回避、越是不考虑,当它到来的时候,就越恐慌、越害怕,而且会导致来世的苦难更大。所以,理智的做法就是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死亡,寻找能度过死亡的办法,而且尽早地做准备。   如果不对生死大事认真地计划、考虑,而只在短浅的现世名利、享受上考虑,到了人生的最终,就一定遭到大的苦难,到时后悔已经没有用了。   【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故舍此身躯,复受别种身躯耳。不知佛法者,直是无法可设,只可任彼随业流转。今既得闻如来普度众生之净土法门,固当信愿念佛,预备往生资粮,以期免生死轮回之幻苦,证涅槃常住之真乐。】   其实,死只是一个假名,而不是彻底断灭。死是宿世业力所感的这一期业报身已经用完了,心识就从身体中出来,再去受一个身体。这样舍离一个身体、又受取另一个身体的事,就叫做“死”。打个比方:身体好比房屋;心识好比主人;今生好比主人搬到这屋子里住;死就是这个屋子已经坏了,主人从里面搬出来,而迁居到另一个屋子。所以死并不是断灭。   不知道佛法的人,对于死的状况和应对死的方法完全不知道,更不可能做相关的准备和练习。这样的人就只是一天天地混吃等死。像这样麻痹自己,一天天地过去,逐渐就走到了死前。临死的时候,没有解脱的办法,就只有随业流转了。   而我们知道了佛法,跟世间的做法完全不同,他们回避死的问题,我们是直接面对死;他们对于死无计可施,只能被动地随业流转,我们可以积极地准备、应对,来求得最好的结果。   在佛法里提供了很多解脱生死的办法,其中以阿弥陀佛大愿普度众生的净土法门,是人人有希望修成的法门,能让众生平安度过死亡的法门,是非常简单有效的法门。就像一艘大轮船,只要有钱买得起船票,就都可以上船;一旦上了船,都能安全到达彼岸。买船票的钱就是信、愿、行三资粮,普通人都能买得起。“普度”,是指阿弥陀佛的大愿慈航,能把一切根机的众生都托运到极乐世界,而了脱生死轮回。   现在我们已经听到了这个法门,而且衡量自己,可以上得了这艘大船。这样的话,不是太难,如果要凭自己的力量在一生当中断惑证真,恐怕一般人达不到。而净土法门是阿弥陀佛特别的愿力,他要摄受浊世的凡夫即生就横超生死,大愿就是按这样设立的。   这样的话,就要想好我到了今生临终时,用什么方法来解脱。这只有靠你自己做决定。这不是半信半疑、犹犹豫豫、想去又不想去而能成办的。每个人都要考虑临终怎么来面对死亡?就像我们读书,要考虑好上哪所大学、读哪个专业、将来做什么职业,自己认为这是关系到一生前途的大事,就会慎重地抉择,确立目标,然后朝着目标努力进取。   那么,解脱生死不是一生一世的事,而是关系到未来无量世永久苦乐的大事,它的重要性比今生的前途问题要大无数倍!所以要百倍的关注,非常慎重地考虑,做出抉择。如果选定了临终唯一去极乐世界,来解决长劫的轮回生死,那到临终之前还有一段时间,能用来做准备。这是极难得的机会,一定要把握住,要尽可能地增长对西方净土的信愿,尽可能地念佛,尽可能地预备好往生资粮。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临终能往生净土,由此免除长劫沦落轮回的大苦,获得现证涅槃常住的真实安乐。这对自己来说,意义极其深远、重大,比世间任何事都重大,所以就竭尽一切力量做准备。   【其有父母兄弟,及诸眷属,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宜发孝顺慈悲之心,劝彼念佛求生西方,并为助念,俾病者由此死已,即生净土,其为利益,何能名焉。】   不但是自己这样考虑、这样行动,对于自己的父母、兄弟和眷属,也要这样为他们着想。   如果生了重病,已经好不了了,就应当发孝顺、慈悲的心,劝导他们念佛求生净土,而且帮他助念,这才是真正的孝顺、慈悲。物质上的利益是很小的,只能享受一点五欲快乐,其它派不上用场,更不可能解决生死问题。   我们怎么利益自己的亲友呢?怎么利益他无量世呢?就是要劝他去阿弥陀佛的净土。能够送他去极乐世界,确实利益了他无量世。因为只要生到极乐世界,就免除了长劫轮回的大苦。而且生到了净土,就一定能成佛。所以这是无法估量的利益。   总之,就是要好好考虑:我怎么来利益我的亲友和眷属呢?想来想去,只有引导他往生净土,让他得到永久的安乐,才是最切实、最广大的利益。这样能帮助亲友,对于净土生起真实的信愿,再通过念佛而往生到净土,就算尽到了自己的心。   【今列三要,以为成就临终人往生之据。语虽鄙俚,意本佛经,遇此因缘,悉举行焉。】   现在列出三大要,作为成就临终人往生的依据。语言虽然浅陋粗俗,但意义都是依据佛经而来。遇到有这个因缘,大家都一致按这样进行。   【言三要者,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   所谓的三要,就是临终助念有初、中、后三个阶段的要点。可以叫做初要、中要和后要。   第一、通过善巧地开导、安慰临终的人,使他心里生起正信。生起信心是往生的第一关要。生了信心,就会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后面助念的力量才能加上去,没有生信心,即使助念,也起不到大的推进作用。所以第一个关要就是要引起他的信心。   第二、通过大家换班念佛,来帮助他保持念佛的正念。(临死的人心力很弱,旁边的人护持他,使得他能保持一心系念在阿弥陀佛上,那就成功了!)   所以第二个要点是帮助他提起念佛的正念。方法是以换班念佛,使得他耳边的佛号声相续不断。   第三、就是在临终时和断气之后,切切不可搬动他的身体,或者在他身边哭泣。(这是因为:搬动身体会使他疼痛生嗔心,哭泣会使他动情、动爱念,动了贪嗔,就很难往生了!)   临终就看一念往哪边走,就生到哪里!所以在这个阶段切切不能出现任何干扰!临终的人一碰到违缘,就难免生起烦恼,很可能就落到六道里去了。所以我们要给他营造一个不受干扰的环境,使他的心唯一缘在佛上,这就是助念的要点。   【果能依此三法以行,决定可以消除宿业,增长净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渐渐进修,必至圆成佛果而后已。】   按照这初、中、后三要而实行,能得到哪些利益呢?有临终得到往生和往生后进修成佛的大利益。临终时的利益:就是可以使他消除宿世的业障,增长净土因缘,从而得到佛愿力摄受、接引,而往生极乐世界。   往生后的大利益:一往生就生在西方净土的宝池莲花里,从此就不是婆娑世界的人了!已经在弥陀愿海光明的恒时护念之下,净土一切的境缘都是清净的,不会再起惑造业,也就超凡入圣、了脱生死了。然后以阿弥陀佛为导师,以海会圣众为良朋,时时听经闻法,只进不退。逐渐地上进,最终圆满成就佛果。   这么看来,临终就是一个转折点!转凡成圣的关键点!如果能扶助临终的人顺利生到净土,那确实给了他未来无穷的利益,了脱生死的利益,成佛的利益。   【如此利益,全仗眷属助念之力。能如是行,于父母,则为真孝。于兄弟,姊妹,则为真弟。于儿女,则为真慈。于朋友,于平人,则为真义真惠。以此培自己之净因,启同人之信向,久而久之,何难相习成风乎哉。】   像得到这样了生脱死、渐进成佛的极大利益,完全依仗眷属助念的力量。这不是求医、问神、占卜可比的,也不是做一些场面上的事可比的。   能够这样做,对父母算是真正尽到了孝道。让父母往生净土是出世间的大孝,不是世间的小孝可比。世间小孝是给予父母衣食供养,或者成就功名、事业,让父母光荣,但这些对于解决生死问题起不到直接的作用。能让父母永远超出生死,才是报了大恩!(当然世间的孝道方面我们也要尽心尽力地做。)   对于兄弟姊妹,这是真正尽了友爱。不只是生活上的关心帮助,而是利益到他永久的未来,使他得到永久的安乐,这才是真正尽了悌道!对于儿女是真正尽了慈爱。父母都希望把最好的东西给儿女,但世间有什么最好的东西?无非让他吃好、穿好,给他成家、找工作,让他以后日子过得舒服,这只是世间法上的小利益。真正让儿女能生到极乐世界,超凡入圣,究竟成佛,这才是对儿女尽了最大的慈爱。对于朋友、平辈按这样做,也是真正的讲情义、真正的施恩惠。   佛法讲到根本上,就是心法,不是做表面文章,也不必要花几十万扔到医院里。我们是发至诚的心来帮助临终者的心,使得他的心和佛的心相应。佛法这样在根本上做,实际给予的是极大的利益、无穷无尽的利益,比花几十万块钱大无量倍的利益。 … Continued